Search


【台灣何時可以看到無人車上路】
 
上一篇我提出用無人車來解決內...

  • Share this:


【台灣何時可以看到無人車上路】
 
上一篇我提出用無人車來解決內湖的塞車問題,這裡要更近一步來討論「如何加速台灣的無人車發展」
 
目前相關的法令是「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可是裏頭只有寫到,要在台灣「實驗」無人車必須遵守的程序規範,卻沒有提到「合法營運」的途徑。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030147)
 
也就是說,企業在台灣開發無人車,有可能花了大筆經費「實驗」成功後,卻不能合法營運載客。我想在這個前提下,沒有企業能夠承擔這個風險(尤其是已經有Uber曾被踢出台灣的悲慘案例)。
 
以加州的無人車法案為例,他直接定義出「自動駕駛車輛」,明確規範無人車上路需遵守的法規。
 
列舉幾條像是:
 
● 自動駕駛車輛在駕駛室內具有視覺指示器以指示自駕技術是否正在使用中
● ⾃駕⾞輛需具有單獨的機制在⾃駕模式下與另⼀⾞輛、物體或⾃然⼈發⽣碰撞之前⾄少30秒,儲存⾃駕技術感測器數據
● 自動駕駛車輛具有警報系統,在自駕技術啟動時用於檢測自駕技術故障並安全地警告操作員,並且當發出警報時,系統應執行以下任一操作

(關於更多加州法案細節請參考我翻譯的條文細則:California Senate Bill 1298 https://hackmd.io/@hsiaoa/CA-SB-1298)
 
由此可知,台灣的無人車相關法規還有相當多的改善空間!
 
在statista發布的「無人車準備指數世界排名」,評估各國在無人車法規、城市基礎建設以及無人車科技的開發環境準備程度。阿姆斯特丹、新加坡、舊金山和倫敦等大城市都名列前茅。預計在2035年,我們就可以在這些城市的街道上,看到大量的無人電動車在載卸乘客。(https://assets.kpmg/…/2019-autonomous-vehicles-readiness-in…)
 
台灣應該及早開始部署無人車的開發環境,跟上全球的交通進程。因為無人車帶動的不只是交通效率的提升,還有整個城市的都市再生。在擁擠的城市中,推展無人車絕對是台北再生的轉機!
 
同時,政府應協助本土企業開發無人車,建立起完整的產業聚落,台灣或許可以在未來成為全球的無人車製造重鎮!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是蕭新晟,大家都叫我「蕭A」。
View all posts